传承中国文化艺术——藏戏面具
藏民族的民间游戏颇具特色,如角色游戏戴着自制的藏戏面具,扮演不同角色, 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2022年5月14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 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60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跟孩子们一起来手工制作藏戏面具,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认识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藏族,约有人口3137901人(2022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文文老师还从藏戏面具的颜色阐述了该面具的象征意义,从构思 、制作过程 、材料运用 、成品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解说,让孩子们深深体验到藏民族文化的魅力。接下来的手工制作环节,再次让他们感受发现与创造的乐趣。
本期的手工活动,通过老师的精心准备,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念以浅显易懂的形式传授给孩子,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将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植入孩子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