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苏醒,转眼间来到了3月,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来了。2022年3月12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 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52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跟孩子们一起来了解植树节的由来,并开展以“种出希望,种出美好”为主题的创意手工贴画。
认识植树节
活动伊始,慧慧老师通过PPT带领大家了解植树节的由来。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制订的,1915年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到1979年才决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植树节与孙中山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们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节徽寓意
1.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手工环节
认识了植树节,就进入与“树”有关的手工制作环节,慧慧老师和文化志愿者给孩子们发放手工“树”纸、水彩笔等材料,孩子们认真的听老师讲怎么给树枝树叶上色,并让大家以"心中的爱心树"为主题制作。每个孩子都给树枝与树干进行涂色,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幅幅 "心中的爱心树"跃然在纸上,他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给孩子们留下开心的一刻。
通过今天的主题手工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深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孩子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