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猜灯谜、看华灯……过完元宵节,才能为这个春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你知道吗?为何有这么多风俗?中国人为何这么注重元宵节……2022年2月13日上午10:00,【韩愈书房】“共享阅读-相约阳图”第190期公益故事会,阳图文化志愿者道敏老师跟孩子们一起走进绘本中的《元宵节》,分享那些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活动伊始,道敏老师先跟孩子们进行简单的互动,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顺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说起闹元宵,是有一段美丽的历史传说。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做了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和刘氏宗室敢怒不敢言。吕氏病逝后,吕氏家族在上将军吕禄家密谋作乱,想夺取刘氏江山。
齐王刘襄为了保住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一起设计除掉了吕禄,平定了“诸吕之乱”。大家拥立刘邦的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为纪念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关于元宵节,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汉武帝折梅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要投井自尽,急忙上前救了她。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里有双亲和妹妹。自从进宫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和家人见面了。她日夜思念家人,心想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还不如……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答应想办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城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得到的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吓得大家惊慌失措。东方朔说:“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火烧长安城!我把偈语给你们,你们可以让天子想想办法。”
人们纷纷来找汉武帝,只见偈语上写:“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大惊,连忙请来东方朔。
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以让元宵做好汤圆,再传令家家户户都做汤圆,一起供奉火神君。同时,满城挂花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城里失火了,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烟火通明。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元宵的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忙跑出来,终于和家人团聚。
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挂花灯、放烟火,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天也称元宵节。
绘本《元宵节》主要讲述了元宵节的传说故事以及全国各地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例如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都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道敏老师分享完关于元宵节的历史文化后,特意安排了亲子共做粘土“汤圆”手工环节,用到的材料是超轻粘土,孩子们在志愿者及家长的协助下,非常认真用自己的小手,将粘土通过揉、捏、压等操作,将其拼成一盘漂亮的“汤圆”。同时,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节日气息,传承了传统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