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账号: 密 码:

孩子指尖上的苗族银饰

  • 发布时间:2022-01-15 18:41:18
  • |
  • 作者:阳山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22次

图片1.png?v=1746335971718

苗族银饰是苗族民族文化的综合载体,它一方面具有可以显示家庭财富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含义。2022115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146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跟孩子们一起揭开苗族银饰独特的一面。

图片2.png?v=1746335971718

国内苗族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海南和湖南西部等地区,在同一支系中,人们往往佩戴同样的银饰,银饰作为族群的识别符号。银饰作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作为婚姻标志,它给人们的婚恋生活带来良好的秩序;作为巫术器物,它从心理上给人们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银饰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根植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载体,苗族众多分支和不同地区产生并形成了苗族多样化的银饰文化。

图片3.png?v=1746335971718

苗族银饰长期以来为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载体。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沿袭古代饰物中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又融合了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

图片4.png?v=1746335971718

苗族银饰不是单纯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 而是多民族银饰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在千年历史流传中,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也展示出苗族丰富的精神世界。

图片5.png?v=1746335971718

 银饰特征

一、以大为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大型银饰一方面表现出家庭的富裕程度,同时也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二、以重为美

再看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耳环单只重达200克。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也讲究愈重愈好,有的重者逾八斤。

三、以多为美

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耳环挂三四只,叠垂至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呈现出一种繁复之美。

图片6.png?v=1746335971718

在了解了一些关于苗族银饰的历史文化后,进入了手工制作环节,慧慧老师简单向孩子们介绍了超轻粘土这一材料的优势和特点,它可以任意做主题泥塑造型。孩子们细致了解了揉搓彩泥的方法技巧及制作过程之后,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思路,开动脑筋,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一步一步地揉、捏、搓、贴等动作,不一会儿的功夫粘土在孩子们的手里呈现出漂亮的银饰造型,用小泥土塑造出了自己心中的大世界。

图片7.png?v=1746335971718

本期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通过PPT欣赏了苗族的银饰,了解苗族银饰的造型特征,并利用粘土作材料,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想象中的苗族银饰,制作出不同的形状,感受创造的魅力。

图片8.png?v=17463359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