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账号: 密 码:

庆元旦 迎新年——创意黏土贴画

  • 发布时间:2022-01-01 19:27:03
  • |
  • 作者:阳山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94次

图片1.png?v=1746639643520

童年是快乐幸福的,童心是天真烂漫的,在2022年元旦节这一快乐的日子里,孩子们来到阳图,用一幅带着奇思妙想的粘土画,记录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创意和快乐。202211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144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共度快乐的2022年元旦节。

图片2.png?v=1746639643520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11日), 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象形字,上面的代表太阳,下面的代表地平线。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图片3.png?v=1746639643520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图片4.png?v=1746639643520

 关于元旦的习俗也有很多说法,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在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泰国人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交厄运。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团聚。到12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颗,表示来年一帆风顺。

图片5.png?v=1746639643520

了解了一些关于元旦的由来后,接下来,是手工制作环节,活动由粘土制作、作品分享两个环节组成。文文老师以及志愿者们逐一给孩子们发放粘土和工具,孩子们在掌握制作粘土的要领后,积极性特别高,纷纷自由发挥,动手做出了丰富多彩的粘土作品。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超轻粘土捏出各式各样的树枝、树叶、花瓣等,最后,每个孩子都上台展示了自己心满意足的作品,家长们拿出手机拍照留念,现场笑声连连。

图片6.png?v=1746639643520

今天的元旦主题手工活动,粘土虽小,但在孩子们手里呈现出不同可爱的造型,让孩子们在感受手工带来乐趣的同时,也给了孩子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发掘潜力的机会,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亲子间的合作能力,获得成就感,更让家长和孩子体验了节日的魅力,整个活动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图片7.png?v=1746639643520图片8.png?v=17466396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