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账号: 密 码:

再见奇迹的时刻

  • 发布时间:2021-12-25 19:27:03
  • |
  • 作者:阳山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823次

图片1.png?v=1746479848164

《兵马俑》——李商隐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图片2.png?v=1746479848164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2021年12月25日下午15: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43期,让青少年儿童在趣味中学习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

图片3.png?v=1746479848164图片5.png?v=1746479848164

活动中,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小朋友你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现的吗?”小读者们举着高高的小手回答道:“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是科学家发现的、是老师发现的......”

图片6.png?v=1746479848164图片7.png?v=1746479848164

真的如大多数小读者们说的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吗?让我们跟随慧慧老师的脚步进一步了解吧。

原来啊,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3月,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三个农民在打井时发现的,他们挖出了陶人和兵器。于是一支由考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拉开了中国最壮观的考古工程帷幕,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图片8.png?v=1746479848164

秦兵马佣一号坑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陶俑220余件,陶马12匹,车迹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筑遗迹。

此次发掘共出陶俑220余件,根据陶俑的冠式和铠甲、服饰的不同,将陶俑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等。经过初步分析和研究,认为原有的下级军吏俑可以继续细分为两个类型,为俑坑军阵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考古人员还发现秦盾遗迹,此盾与一号铜车上所发现的盾形制一样,尺寸为它的2倍。这是在秦陵考古中首次发现秦盾遗迹。此外,还出土了青铜长剑和弓弩,第一次明确了檠木的定名和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图片4.png?v=1746479848164

秦兵马佣二、三、四号坑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图片9.png?v=1746479848164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图片10.png?v=1746479848164图片11.png?v=1746479848164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图片13.png?v=1746479848164

详细了解了兵马俑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知识后,结合兵马俑的形象特征,我们就开始了立体白胚涂色兵马俑的制作。本次立体白胚手工材料正反两面均可创作,让小朋友们拥有更多的创作机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图片14.png?v=1746479848164

不一会儿,一件件正气凛然的“兵马俑”工艺品就展现眼前,小朋友们互相欣赏着作品,尽情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立体的手工制作,让沉闷枯燥的历史文化活灵活现,让“奇迹”不受时间和地域所限。让我们下期手工活动再见吧!图片15.png?v=1746479848164图片16.png?v=174647984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