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
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现在我们阳山的天气是晴空万里,清清爽爽,而祖国的北方却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为什么不同的地方天气不一样呢?听说气候还在变化,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021年11月14日上午10:00,【韩愈书房】“共享阅读-相约阳图”第179期公益故事会,特约主题故事——气候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跟着文化志愿者宏玉老师揭晓答案吧!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小朋友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呀?”宏玉老师亲切提问到。
“我知道,我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的回答着老师的提问。很快的,他们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传统上是以"立春"作为春季的起点,至"立夏"结束。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落在地球上,直射点一年之中会发生回归运动,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天文的季节则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进行划分。春分这一天太阳至直射点在赤道上,整个地球昼夜等长,3、4、5月份是北半的春季。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在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全球昼夜平分。秋季是收获季节,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在直射点南移过程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万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气闭蓄。
阳山气候特征
随后,宏玉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阳山近30年的气候特点。春季:乍暖还寒,潮湿多雨,雾强,对流天气多发;夏季长,多偏南风,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强度大;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干燥;冬季短,多偏北风,气温低,偶有降雪。
了解完与大家息息相关的阳山气候特点后,宏玉老师还带大小读者们进一步学习了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结合生动形象的图文课件,她为大家认真专业的讲解了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太阳活动的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化;地球旋转轴方向的变化;地球板块构造;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
本期故事会通过科普故事,把心目中的太阳、地球和天气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增强了小读者们对太阳和地球的了解,增进了小朋友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关注,提升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