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 没有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上交,老师生气了,妈妈生气了。孩子写字总是不认真,敷衍潦草,好几个老师说过好几次,屡教不改,老师和妈妈一起生气。早上不按时起床,早饭不吃,晚上很晚才睡觉,约定了也无效,妈妈生气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管做什么,总是做不到我们心里去,总是会惹我们生气。是孩子无药可救,还是家长要求太高?2021年10月17日上午10:00,【韩愈书房】“共享阅读-相约阳图”第175期公益故事会,让我们跟随阳图文化志愿者小玲老师分享的绘本——《请不要生气》,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活动伊始,紫玲老师请在场的孩子们谈谈平时有没有对其他人“生气”?他们虽然对于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的回答的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只是围绕一些欺负,批评之类的,比较广泛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气而谈。当紫玲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时候你会特别的生气”,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每位孩子们都非常的认真且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的孩子说在家中看电视时,电视机突然卡主了,那他就会感到非常生气;当弟弟或妹妹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本撕破了或玩具损坏了,那他会非常生气等等。
绘本《请不要生气》的小主人公讲诉了他开始糟糕的状态:在家里,他努力做着妈妈交给的任务,然而结果不尽人意,妈妈生气了。倔犟的他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解释只能换来妈妈更生气。
在学习上,他努力的想和同学们融为一体,完成老师安排的所有课业,可是,结果总是会让老师不满意。同样,在老师生气的时候他还是选择默默的接受批评,因为他知道,他解释,老师会更生气。
其实,他是多么的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被妈妈、老师认可,多么的希望够得到一句夸奖,虽然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他还是坚持努力着,还是一如既往的会惹到身边的人生气。
在每个孤独的夜晚,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不被认可,不被欢迎的事实。直到七夕,老师让大家写下自己的七夕愿望,认真的想了很久,他一笔一划的写下了可能又会让老师生气的愿望。
“请不要生气,你没看错,这就是我的愿望。”
没有想到老师没有生气,还和他说对不起,还夸了写的很好。是的,老师夸了他!
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像抱妹妹一样抱了他!幸福的夜晚,睡觉也是开心的,笑容也是甜的,他一定要做的更好。
紫玲老师分享的绘本故事,告诫我们的家长们,平时要以平静的心情对待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心声,避免对孩子产生伤害!同时,也启发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敞开心扉,向父母或老师倾诉,因为人与人需要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