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卖,又写作烧麦、捎卖、稍麦、稍美、烧梅、肖米,又称干蒸、鬼蓬头,是一种以烫面为皮带馅上笼蒸熟的小吃。2021年10月10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132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中国传统小吃——烧麦的文化,并通过手工制作,了解烧麦的制作流程。
烧麦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故烧麦又称“捎卖”,意即“捎带着卖”之意。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故又称之为“稍美”,意即“边烧美丽”;还有一种说法是,烧麦最初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随改名为烧麦。
也有的说法是烧麦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包子铺的新品种,弟弟在哥哥的店里打工包包子、卖包子,为了自己积攒钱,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烧卖的钱给弟弟,受到很多人喜欢,取名捎卖,后来名称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
一、泡发过的香菇、冬笋、猪瘦肉切丁,放生粉和油搅拌,将肉煸炒变色取出,另起油锅加入冬笋、香菇、炒好的肉丁、老抽、生抽、糖、耗油、泡过香菇的水和八分熟了的糯米饭炒匀,关火拌入猪油。
二、取烧卖皮,包入馅料,放入蒸笼,水开后大火蒸6分钟便可。
以上是烧麦的制作流程,平时家长可以在家制作,跟孩子一起品尝中国的传统美食,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手工制作环节,慧慧老师详细介绍了操作步骤,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折纸、剪纸、粘土等方式“制作烧麦”,这些手工作品材料新颖、制作精细、风格各异,极具创意,还有孩子现场模仿古人在街上叫卖烧麦的情景,活灵活现,让现场氛围更加活跃有趣。
通过今天的手工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烧麦的历史文化,将“烧麦”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传承下去,也使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