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又名马骑灯,是中国传统玩具之一,灯笼的一种,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2021年2月27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100期,阳图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我是小小科学家,动手制作走马灯”的手工活动。
活动伊始,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对走马灯的历史进行了讲解,走马灯,亦称转灯,它的制作历史悠久,在宋代时就已较为盛行,是我国民间彩灯的一种独特的形式,作为传统民俗玩具,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走马灯之所以能够旋转,乃是根据热空气上升可产生推力的原理,类似于近代燃气轮机。在一个或方或圆的纸灯笼中,插一根铁丝做立轴,轴上方装上一叶轮,其轴中央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的两段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着轮轴转动,门的影子就会投射到灯笼纸罩上。
随后,文文老师简单讲解了走马灯的制作步骤,孩子们领到了材料,就自己动手裁剪、拼接、黏贴,安装小灯泡,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活灵活现、别具一格的走马灯呈现在大家眼前,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
虽然农历新年刚过,但通过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走马灯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寓教于乐,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传统民俗玩具的制作,体现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孩子们的成功感和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