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叙述着这个民族的兴盛和衰败。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对中国古代乐器——琵琶有更深刻的认识,2021年1月2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90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琵琶的由来及手工制作活动。
活动伊始,文文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琵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就有两种琵琶,一种叫“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鼓发展而来的;一种叫“阮咸”或“阮”,它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
简单了解了琵琶的发展历程后,接下来就是绘制及安装琵琶了,文文老师叫文化志愿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分发下去,由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各自发挥想象力,共同用涂料在琵琶原胚上创作填色,通过亲子合作、耐心作画、安装穿弦,最终每个孩子都拥有了一把独属于自己的具有文学气息的琵琶。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习了中国古代乐器——琵琶的相关知识,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了动手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也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