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清明节为契机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
2020年4月3日上午10:00,阳山县图书馆在二楼青少儿活动室开展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珍惜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开始,主讲人道敏老师向大家提问道:“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那么简单的问题,肯定没有难倒在场的小读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答道:“明天是清明节。”
“那清明节还可以叫什么节,大家知道吗?”这时候,可让在场的小读者们有些为难了,大家都没有说出准确的答案。
接着,道敏老师告诉大家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历史、清明节习俗等传统文化知识,道敏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视频。
清明是中国人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我们在这一天追忆已故亲人,是哀悼、是思念,也是为了在感恩中继续前行。与此同时,同样还有一群人同样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铭记,那就是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烈士。他们很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却用血肉之躯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崇尚英雄、尊重烈士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情感追求和价值追求。
今天我们讲述的是一位阳山革命先烈黄大均的英雄事迹,让人民群众了解土生土生的烈士楷模。黄大均,又名黄大经,字秉和,他是阳山县最早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即使在狱中遭受残酷拷打,黄大均也不曾屈服,他曾秘密留给他父母一封遗书,遗书上说到“儿之死,为革命而死,为革命而死诚得所致,不必悲伤。儿一死,能救天下许许多多之父母、许许多多之儿女,儿之死不虚死矣!”革命烈士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的精神,使现场的大小读者深受感动,他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把自己造就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畏之情,20个亲子家庭以优美的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把诗歌演绎,台下的观众时而静心聆听,时而欢呼鼓掌。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声音追忆先贤,用诗歌祭奠先辈,用朗诵沉淀深情,追忆传统,感恩生活。
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无上敬仰之情,使我们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本次主题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结合建党100周年,充分挖掘了节日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阳图还精心准备了由阳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印捐献的红色文献《阳山县故事发展集》以及清明节习俗小礼品——风筝,让他们通过书本了解更多革命英雄的事迹,让所有不好的事情随着飘在高空的风筝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