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四个”机制、深化“四项”道德建设、抓好“三大”建设
阳山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今年是阳山县申报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验收之年,为确保年底顺利通过验收,阳山多措并举,通过健全“四个”机制、深化“四项”道德建设、抓好“三大”建设等,持续发力,扎实有效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目前,创文工作取得了良好局面。
投入2.5亿元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创文工作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据了解,为形成全民共创工作格局,阳山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宣传发动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四个”机制。
在组织领导机制方面,阳山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创建文明县城的管理机制。
动态管理机制方面,印发了《阳山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阳山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负面清单》《阳山县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创文工作群众监督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把文明创建工作列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并加强指导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责令整改,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
宣传发动方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创文”专栏、播放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安装大型公益宣传广告、开展各类大型活动等形式,加大创文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调动全民支持参与创文工作的积极性。据统计,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创建平安阳山、食品安全等各类大型宣传活动80多场次,派发创文宣传资料10万多份、环保宣传袋6000多个。
此外,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上半年县财政投入200多万元创建主题活动,投入2.5亿元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道德讲堂覆盖面达90%
为进一步促进全民文明素质提升,阳山不断深化理想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系列活动建设、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等“四项”道德建设。
在深化理想信念建设工作中,开展了6场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课题,学习培训达1200多人次;开展30场次面向基层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宣讲活动;在全县开展“中国梦”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宣讲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
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渠道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教育,鼓励发动广大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了阳山县道德讲堂现场观摩会,全面开展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全县道德讲堂覆盖面达90%。积极做好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秤架学校胡小珊被市评为“清远市身边好人”,何光明等8位同志入选清远市最美人物。建立“善行义举榜”,宣传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老爱亲等典型事迹。
深化文明系列活动建设方面,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春风送暖”关爱特殊群体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启动仪式;每月开展关爱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诚信建设,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栏等宣传诚信建设,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诚信实践。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养成教育行动。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文明镇村创建。
此外,深化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好家风好家训”和“优秀童谣”征集等活动。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步伐,9所乡村少年宫正在建设中。
城镇化率提高至38%以上
与此同时,阳山着力抓好“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三大”建设,推动全民共享创建成果。
“硬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全长5.21公里的江滨路新建路段全线拉通。社会福利院、科技图书馆、地质公园博物馆、城东下山移民安置区等一大批民生市政项目基本建成;启动城东新区建设,路网、客运站、综合市场、小学、卫生院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全面扩容,面积达到14.1平方公里,扩大了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至38%以上。
在“软环境”建设工作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双零”(环境卫生“零垃圾”、交通秩序“零违章”)行动。成立县城整治“六乱”执法大队,全面实施县城“六乱”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明显效果。
此外,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平安阳山建设,开展各项严打专项整治行动,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源头治理,主动化解社会矛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全县公民道德建设效果明显,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显著,“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示范窗口”等先进单位竞相涌现。
清远日报讯 记者雷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