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古代科技文明的魅力,2024年12月21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234期,在阳山县图书馆二楼青少儿活动室开展“了不起的中国古代科技——火药”主题手工公益活动。
源与历史
活动开始之际,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首先给小朋友们送去冬至祝福。随后,文文老师询问小朋友们是否知道火药,中国四大发明有哪些等问题引入活动主题,同时化身知识向导,带领小朋友们开启探索火药的知识旅途。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火药最初是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们在炼丹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他们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一种现象,即点燃硝石、硫磺、木炭的混合物,会发生异常激烈的燃烧。由于这种“药”很容易着火,于是炼丹家们将其命名为“火药”。
隋朝时期,有了用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制作火药的尝试。到了唐朝,黑色火药正式出现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家的积极探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火药用在战场上。火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矿山开采、水利工程等,为古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手工环节
最后的手工环节将火药的制作知识与手工实践能力完美的结合起来。文文老师详细地讲解了制作火药生产模型的步骤:首先将制作火药的炼丹炉模型拼接好,随后投入“硝石”、“硫黄”、“木炭”模拟,最后成功制作出火药。
小朋友们拿到材料后,跟着文文老师的制作步骤仔细地粘贴外壳,聚精会神地连接电路,安装电池,启动模型,模型的电子音效和红蓝的灯光相呼应。一个复杂的火药生产模型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大功告成啦!
火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是中国科技文明的代表。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火药的价值和魅力,见证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力量,同时还深刻感受到火药在当今社会的深远影响,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索和文化传承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