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账号: 密 码:

周末来阳图,带你了解中国的高级天花——藻井

  • 发布时间:2024-05-18 17:55:00
  • |
  • 作者:阳山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035次

image.png?v=1746237929572

藻井是古代一种高级天花,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不过规格较高,一般只用在皇宫、寺庙和佛坛等场所。2024年5月18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219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的高级天花——藻井的文化,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观念。

image.png?v=1746237929572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image.png?v=1746237929572

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华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井。天后宫的藻井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藻井,一种是四方形藻井。圆形藻井的构造更是精采绝伦。虽然它是以水泥雕的姿态出现,但与木雕的细致手法也不遑多让。

image.png?v=1746237929572

藻井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室顶上已有藻井装饰,上面刻画着藕茎类的水草植物,常见的有菱角、荷花或莲叶。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而莲花图案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之久。image.png?v=1746237929572image.png?v=1746237929572image.png?v=1746237929572

到了元代的藻井,已发展为结构复杂的小木作,其中心图案则为表示混沌状态的图案或二龙戏珠。

到了明代,中国的藻井艺术发展至历史最高水平。富丽堂皇的贴金盘龙衔珠藻井的出现,琉璃藻井的尝试,对八角、方形、圆形等各种图形的熟练掌握成为此时这种艺术发展情况的最佳证明。

明代之後,藻井的构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代就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由于清代的藻井流行能为顶心,於是便把藻井改称为龙井了。

image.png?v=1746237929572

圆形:千秋亭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两亭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可称是宫中亭子之最。

四方形: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八卦形:龙山寺戏台上方的藻井,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时所兴建,是台湾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下方原本以四点金柱所支撑,由于建筑物的跨距过大及屋顶之重量负荷下,匠师于通梁三分之一处再加上一根木柱,以支撑梁架。

椭圆螺旋形:藻井为弯隆式结构,顶部的斗拱等层层盘旋向上,往内收缩而成螺旋形藻井,俗称“鸡笼顶” 。顶中间还置有一面大铜镜,四周雕塑着8个龙首和花篮。这穹顶的铜镜和藻井不仅具有消防避灾的作用,而且据科学测定,当演员在台上高歌或低吟时,其四壁会形成共鸣,出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image.png?v=1746237929572

文文老师跟孩子们学习了有关藻井的文化知识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就开始手工创作了!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家长及现场志愿者的悉心指导,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及动手能力,认真模仿藻井的图案,通过妙心巧手,幻化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image.png?v=1746237929572

也许是大家都太投入和认真, 今天的手工制作活动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古建筑文化的艺术之美,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和感情。

image.png?v=1746237929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