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盛世,瑞气盈门,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年味日益渐浓,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2024年1月27日下午15:30,【韩愈书房】“巧手丫”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213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展“龙年送福—福运挂饰”手工活动。
贴门神,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联”,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有了那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在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年夜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活动中,文文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历史发展、民间习俗等,并展示了制作好的新年挂饰样品,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小朋友们勤动手、多观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讲解结束,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大家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向互相交流着各自想法。在文文老师和志愿者们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下,不一会儿,一个个精致的新年挂饰制作完成,小朋友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大家拿着手中的挂饰相互拍照,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添了新春节日氛围,下一步,阳山县图书馆将继续开展各类迎新送福活动,为广大读者们带去新春祝福,共同分享节日快乐,让多彩活动更有温度,更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