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账号: 密 码:

领略扎染的魅力

  • 发布时间:2023-07-29 18:50:00
  • |
  • 作者:阳山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200次

图片1.png?v=1746347069256

为开拓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民族认同感。2023年7月29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公益手工沙龙活动第201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一段有趣且充满历史气息的扎染手工之旅,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片2.png?v=1746347069256

活动由文文老师与孩子们的互动游戏拉开帷幕。文文老师向孩子们科普了“什么是扎染?”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通常以蓝白二色为主调,用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它与蜡(蜡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图片3.png?v=1746347069256

文文老师娓娓道来扎染的历史,扎染工艺的历史扎染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几乎一度失传。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民国,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图片4.png?v=1746347069256

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在文文老师的讲述下,孩子们对扎染这一手工艺术的历史传承颇为自豪。

文文老师还用PPT展示了扎染的特点与过程方法,孩子们看到扎花的两种技法:捆扎法和夹扎法。孩子们对扎染非常感兴趣。

图片5.png?v=1746347069256

接着手工活动开始啦!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合作,一个个步骤紧跟着文文老师的指引,再经由各自不同的想法制造不一样色彩的扎染。在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引导下,孩子们都很快地完成了手工制作任务。

图片6.png?v=1746347069256

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扎染的乐趣,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对中华非物质文化的兴趣。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手工活动!

图片7.png?v=174634706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