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化生活。2023年2月11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87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学习有关鱼灯的知识,了解鱼灯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
慧慧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鱼这一动物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如古人常把书信夹在刻成鲤鱼形状的信封中寄出,所以古人的书信也可以被称为“鱼符”“双鲤鱼”“鱼笺”。由此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鱼灯。
鲤鱼灯舞是一种传统舞蹈,因舞蹈时手持鲤鱼形状的彩灯而得名,常在年节期间演出,细致地刻画出人和鱼的和谐。古代中国劳动人民舞鲤鱼灯庆祝来年丰收,寓意“年年有余”。
鱼灯历史悠久,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鱼灯舞作为向神灵反映渔民心中对海盗恶行的一种控诉,祈求天后保佑,成为许多地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寄托着广大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
慧慧老师生动、细致地讲解了鱼灯的结构、细节、种类,并亲身示范鱼灯的制作过程。随后,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制作鱼灯的材料,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鱼灯的制作。
通过本次的手工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也给家长们提供了更多和孩子亲密接触,交流的机会,加深彼此间的情感。
本期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鱼灯厚重的文化内涵,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手工环节也充分展现了小朋友们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感谢孩子和家长们的热情参与,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更精彩的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