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2022年9月24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 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79期,让我们跟着文化志愿者文文老师的脚步一起认识了解这世间“鲜物”。
饺子,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邓州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到南北朝时,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把饺子和云吞区别开来了。
了解了饺子的相关文化知识后,就到了小读者们最期待的手工环节。大家从老师的手里领到手工材料包后,就迫不及待的“包”起了美味的饺子。看,他们包的饺子是不是让人垂涎欲滴呢!
本期手工活动,大家在玩中学,亲自体验了一把做美食的乐趣,同时懂得了节约粮食的道理,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对孩子加强劳动教育,珍惜劳动成果,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