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许多传统的乐器,他们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音调和丰富的曲调而著称。2022年9月17日下午3:30,【韩愈书房】“巧手丫亲子文化” 手工沙龙公益活动第178期,阳图文化志愿者慧慧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中国传统乐器——阮,一起走进民族乐器的世界,一起陶冶情操,一起领略民族音乐的不凡魅力。
阮[ruǎnl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阮的起源发展历史
汉时,有众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赛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猎骄靡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
起源说法不一,据汉代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阮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一种圆体、直项、四弦、12柱(品)的乐器。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汉时称秦琵琶或秦汉子。
阮的结构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琴头:阮的琴头和琵琶一样,上面会刻有民族风格的事物,比如牡丹花等,是阮造型美观的重要一部分。
琴颈:琴颈上面粘有指板,指板上嵌有24个音品。
琴身:是一个大大的圆形共鸣箱,作为阮的核心部分,结构比较简单,由面板、背板、框板胶合而成。
琴弦:采用丝弦、肠衣弦或金属弦,现在最常用的是金属弦,易操作。
阮的种类
阮的品种有大阮、中阮、小阮和高音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列乐器。
阮的演奏方式
阮的演奏技巧,原理比较简单,随着乐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丰富,阮多用拨片弹奏。
经过演奏者的继承、实践、移植和创造,右手的指法已有弹、挑、勾、抹、扣、划、轮、拂、分、摇、扫、滚等30多种
左手指法也有泛、打、带、滑、推、拉、吟、纹等10多种,显著提高了阮的艺术表现力。
慧慧老师通过PPT,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解传统乐器的相关知识。接着,讲解手工DIY乐器——阮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了手工DIY乐器的材料,并“一对一”轮流帮助孩子们手工制作乐器,大家兴趣盎然,积极热情地交流讨论。活动在一片欢乐和谐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通过本次的手工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也给家长们提供了更多和孩子亲密接触,交流的机会,加深彼此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