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到来,同时也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一步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22年9月3日上午10:00,县图书馆在二楼青少年活动室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喜迎二十大,中秋共团圆”主题活动。
阳图文化志愿者道敏老师首先跟孩子们分享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习俗有:走月、祭月、赏月、乞月照明、观潮、吃月饼、烧斗香、燃灯、猜谜、玩花灯、舞火龙、饮桂花酒等。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雅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者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道敏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后,还安排了亲子共做灯笼手工环节,道敏老师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手工灯笼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和志愿者的协助下,他们聚精会神地组装、拼接,不一会儿的工夫,各自完成自己心目中漂亮的灯笼作品 。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今天的活动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月饼,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品尝美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畅谈对中秋的认识,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大气和庄严,贯穿着亘古不变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血液和精髓,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
通过本期的主题活动,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又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增进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营造了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共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