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阅读·相约阳图"丫山愈书房第80期亲子阅读公益故事会,于2019年5月19日上午10时在图书馆二楼青少儿活动室开讲。
今天,分享给小朋友们的绘本故事是《声音怎么来的》,由李老师主讲。
小朋友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对吗?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故事《声音怎么来的》的丽莎是音乐学院的学生。
周末放假,她早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在林间小道上,丽莎的心情非常后她喜欢大自然中的一切。松鼠在树上朝她点头,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丽莎仿佛听到了一首森林之歌。
李老师问:“你知道你是怎样听到那些声音的吗?”孩子们摇摇头,原来声音的本质是波动,受作用的空气发生振动,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产生的感觉叫做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可以听到了。
声音由振动而产生;
蝙蝠是因翅膀的振动而产生声音;
敲门是因木头被敲而产生声音;
小提琴因弦的振动而产生声音;
唱歌是因声带的颤动而产生声音;
声音由空气传导。
在“我来说一说”环节,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努力寻找身边各种不同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出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这期的故事会以探究为主,注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按照自己的想法参与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经历一个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孩子获得不同的收获,同时,解决问题、动手、和分析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参与本期故事会成员合影